陈永贵自信地说:“我敢说我是个前无古人正规在线配资公司,后无来者的农民。”
他出生贫困,曾是个半文盲的农民,但在历史的洪流中,他以无畏的姿态带领大寨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
1975年,陈永贵不仅走进了中南海,还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,曾经的普通农民,如今肩负着国家几十亿人民的生计责任。然而,他从未领取过一分钱的工资,只是淡然表示:“我做了应该做的事。”
陈永贵生于1914年,他的父母对这个孩子寄予了深厚的期望,给他取名“永贵”,希望他能永享安宁与富贵。然而,生活并没有按照预想的走。就在他三弟出生前,家里就已经没有了米。
展开剩余82%有一天,年幼的陈永贵正玩耍时,突然看见一群陌生人走向自家门口。陈永贵惊慌失措地跑回家,紧紧躲在父亲怀里。眼前的一幕让他终生难忘。一位凶神恶煞的男子从口袋里拿出一叠现金,和几袋沉重的东西放在了父亲面前。父亲神情痛苦,低下头不敢看母亲和妹妹。最终,父亲咬紧牙关,痛心地说:“卖!她们三个你都带走。”
母亲和妹妹被带走了,再也没有回来。那一天,陈永贵记得饭桌上异常丰盛,吃的是仅在春节才能见到的白米饭,甚至还有腊肉。那时他或许还不理解,这一切都是父亲用母亲和妹妹换来的。
家里的困境与丧失让父亲心灰意冷,不久后,他带着陈永贵逃亡至大寨村。但悲痛的父亲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,最终选择了自尽。陈永贵成了孤儿,只能靠邻居们的接济勉强生存。
年少的陈永贵开始在地主家放牛、做农活,直到年轻时才进入村里的生产队,和村民们一起劳动。由于家境贫寒,直到快30岁,他才成家。
抗日战争时期,陈永贵响应党的号召,成为地下情报员。在一次任务中,由于消息泄露,他被敌人抓捕。经过党组织的营救,陈永贵逃脱了生死劫难,而他也对党和同志们的忠诚精神更加敬仰,决定加入党组织。
40年代,为响应毛主席号召,各地成立了“互助组”,大寨村的贾进才书记也鼓励村民加入。陈永贵积极参与了“好汉组”,并发现虽然生产有了提高,但那些没有劳动力的家庭生活依旧困苦。于是,他主动向贾进才建议,成立“老少组”,帮助那些老弱妇孺。虽然这些成员大多年老体弱,但他们的经验丰富。陈永贵带领着大家,凭借不懈的努力,老少组的收成竟然超过了“好汉组”。
陈永贵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认可,大家纷纷推选他为新党员,并且他被选为大寨村的副书记。新中国成立后,陈永贵带领大寨村实现了每亩土地169公斤的高产。
为了进一步提高村庄的粮食产量,陈永贵决定修建一条水渠。这一想法刚提出时遭到了许多反对,有人认为修渠可能会引发灾难。但陈永贵坚定地表示:“我不识字,但我问大家,明年能不能吃饱?天旱时怎么办?”经过他的坚持,水渠最终建成,村民们得到了稳定的水源,粮食产量也大幅提升。
1952年,贾进才自愿让位,陈永贵成为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。两年后,国家展开了扫盲运动,40岁的陈永贵毅然决定报名参加,学习文化。他从未上过学,但在夜校里学会了几百个字。有人不理解,嘲笑他已年纪大了还学习。但陈永贵的坚定让人佩服,谁能想到,一个曾经的农民,最终走进了中南海。
1963年,陈永贵迎来了人生的转折。那年,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,大寨村也未能幸免,暴雨摧毁了大片土地。村民们失望至极,但陈永贵鼓舞大家重拾信心。他拒绝了国家的救灾资金,决定凭借村民的双手重建家园。经过艰苦努力,大寨村不仅恢复了生产,还创下了56万斤粮食产量的纪录,向国家交付24万斤商品粮。
陈永贵的事迹引起了作家赵树理的关注,他向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推荐了陈永贵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,大寨村的事迹逐渐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。1964年,毛主席在南方视察时,得知了陈永贵的事迹,对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1975年,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,分管农业。这个从农田走出来的普通农民,终于走进了权力的中心。然而,他始终保持着农民本色,始终把百姓的福祉放在心中。
1985年,陈永贵因病去世,临终时他对亲人说:“我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,我是一个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的农民。”
陈永贵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。他虽曾是一个贫苦农民,但他始终不忘初心,尽心为百姓谋福祉,即使身居高位,也不忘脚踏实地,真心为人民服务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耀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